人物比例協(xié)調,形態(tài)衣著皆富動感。醉步蹣跚,憨態(tài)可掬。寬衣大肚,袒胸露懷。過處留酒香,追影見仙風。
四月天,石非石,我卻似聞“仙人”怨。
讓兩方《潑墨仙人》石見個面,按說不是啥難事。畫面石《潑墨仙人》是我的藏品,造型石《潑墨仙人》是我要好師長張建宇的藏品。我們倆因石成友,雖各居南北,一年卻也能見面四五次,分藏的《潑墨仙人》卻一直未能相見。
首屆中國賞石藝術雙年展在咸陽舉辦,造型石《潑墨仙人》應邀助展,我以為兩位仙人會相見,誰知擦肩而過。畫面石《潑墨仙人》送上海秦石軒配座,秦明興老師答應趕工,讓其與造型石《潑墨仙人》相見。配座完成后,秦明興和倪國強二位老師看后,認為配座未彰顯其神韻,決定重作,不能展前完成,故而錯失了兩位“潑墨仙人”在第一帝都咸陽相見的機會。
我雖心有遺憾,卻極欽佩秦明興老師制座“石頭舍得扔掉,配座卻讓人舍不得扔”的嚴謹。
時過半載,“石非石·中國生活藝術展”總策劃一行來陜西遴選展品,相中黃河石《潑墨仙人》和陳爐石《老子》,讓我自己選擇一方參展。仙人出黃河寧夏段,老子出陜西陳爐山,作為非遺“秦石藝術”代表性傳承人,我自然選擇了秦石之陳爐石《老子》。
今日見造型石《潑墨仙人》在國家大劇院展出照片,我似乎聽見畫面石《潑墨仙人》埋怨我偏心,讓其又錯失與造型石《潑墨仙人》相見的機會,我竟然有點后悔自己的選擇。
石非石·中國生活藝術展
首都——北京
國家大劇院
1000平方米展廳
48方觀賞石
“意在推動社會大眾對天然觀賞石藝術品的賞美認識,并將之融入自己的生活方式之中?!?nbsp;
若是讓兩仙“高、大、上”相見,一方造型,一方畫面,再輔“潑墨仙人圖(復制品)”,那真是太完美了。
世上只所以沒有賣后悔藥的,因為人生諸事無后悔。我的選擇讓倆仙人錯失相見 ,弱弱問自己“仙人會埋怨嗎?”答案在仙人淋漓的襟袖里,在神秘的表情里。
今日得閑,打理愛石,見《潑墨仙人》時,又想起這未了之心愿,何不讓兩位仙人加個微信成為好友,先在線上相見。
人物比例協(xié)調,形態(tài)衣著皆富動感。醉步蹣跚,憨態(tài)可掬。寬衣大肚,袒胸露懷。過處留酒香,追影見仙風。
造型石《潑墨仙人》,出水漢江,結緣于張建宇先生后,列入申請國家非遺代表作,走上中央電視臺,走進全國許多大展,早成名石。
妙在醉相,眉、眼、鼻、嘴團結掬笑意,頑皮對俗,滑稽脫俗。
畫面石《潑墨仙人》,出水黃河,現(xiàn)藏于景行園,僅參與過蘭州黃河流域奇石展和重慶第九屆萬石博覽會,雖未成名石,卻也得到了許多資深賞石人之青睞。
石借畫名,讓許多賞石愛好者知道了臺北故宮有一幅名畫如石頭的肖像,知道了宋代有一位畫家叫梁楷,知道了……
梁楷作潑墨仙人圖,紙本水墨畫,48.7×27厘米,臺北故宮博物院藏
“地行不識名和姓,大似高陽一酒徒。應是瓊臺仙宴罷,淋漓襟袖尚模糊?!?nbsp;
仙人姓甚名誰?布袋和尚,濟顛和尚,還是瘋子自己。愚以為都不確切,應是一位代言渴望自由,渴望任性生活的人。
梁楷不是僧人,卻深通禪理,生性狂放,嗜酒自樂,人稱“梁瘋子”。筆調水墨,精寫心意,宣上仙人, 洗練飄逸,本是“離經(jīng)叛道”人物畫,卻開啟了國畫“大寫意”之先河。
石與畫
愚醉愛作者有意夸張的仙人面部,額頭超寬,占去面部的大多半。垂眉、細眼、扁鼻、撇嘴,五官擠在面部下端很小部分,似糾結嬉鬧似爭論世俗。醉啦!
如果說梁楷的《潑墨仙人圖》似造型石《潑墨仙人》的肖像,那么畫面石《潑墨仙人》則是其在鏡中的容顏。這似乎有點想傍名石的味道噢!
總策劃,倪國強(右);策 展 人,佘文濤(左)
國家大劇院“石非石—中國生活藝術展,從策展到開展,讓賞石界關注了好久期待了好久。預祝展事圓滿成功,以高品位品味啟航賞石藝術走向生活。
約起!4月8日北京首都大劇院。
來噢!別讓您滿心的愛石埋怨您。
部分參展作品欣賞
(感謝布展人和賞石媒體人供圖)